1)第692章 一唱一和_大明小公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扣扣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确实是好事!但建设水库,需要对当地水利状况非常了解人,他们熟悉各种水道,知道哪里水多,哪里容易堵塞,来选址建造。然后配合加固河防、截弯取直、退田还湖、植树造林,多方并举,来实现解决江南水患的问题……”李云睿赶紧打蛇随杆上,说道,“此事若能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将惠及江南八府的万千百姓,到时候万民必将称颂陛下仁德!”

  忽悠,接着忽悠!

  李云睿总归要想办法把钱花出去,五十亿放在账面上就是纸,花出去才是钱,钱转起来了,无论是沉淀在固定资产中,还是散落到百姓的口袋中,都是好事!

  南京城的市场已经无法扩大了,李云睿扔出去的很多生意,都受到了制约。

  打个比方来说,水果罐头在南京城中很流行,但是出了南京城,很少有人能消费的起,无他,百姓穷啊。如果只卖给外地那些富户,量小,运输成本都不够!

  类似的例子,枚不胜举,李云睿不得不另寻他法。

  因此李云睿瞄准了江南八府,江南八府的百姓,本来就相对富裕,能吃饱肚子,如果再有闲钱,拉动一波消费,问题不大!

  江南的消费起来了,就能刺激红颜会、兄弟会的一些人,积极走出南京城去。

  广阔的江南地区,可是大有作为,到时候商业的种子,就会到处传播。

  至于北方和岭南,慢慢来呗!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李云睿嘴里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八个字,让朱棣心动不已。

  朱棣篡位上台,得位不正是他的先天缺陷,未来史书中,这一“污点”是他无法洗刷掉的,要想让后世之人忘记或者忽略这个污点,唯有建立旷古烁今的功业!

  什么功业旷古烁今?

  下西洋、宣威海外算一个!编撰《文献大成》(即《永乐大典》,永乐五年定稿后,朱棣看了之后十分满意,亲自为序,赐名《永乐大典》)也算一个!这两个功业,都没有惠及百姓……

  历朝历代,皇帝建立功业,要么文治,要么武功!除此之外,能拿得出手的功业,惠及百姓的事情,还真是屈指可数。

  如今李云睿指出了一条路来,说朱棣不心动,那是骗人的……

  李云睿看着朱棣犹豫的表情,扭头朝着朱高炽眨了眨眼。

  朱高炽看到李云睿递来的信号后,抬头看向朱棣,开口说道,“父皇,云睿提得方案或可一试!历年来,朝廷每年用于治水、救灾的物资数以千万贯计,若能将这些钱用在水利建设上,避免灾害发生,无论是百姓还是朝廷,都将收益……”

  朱高炽之所以愿意帮李云睿,并不是朱高炽也想搭救俞士吉和袁复两人。

  作为朱高炽的两大政绩之一,应天府的三座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