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章 豆腐坊扩张_我在古代办妇联竹凌沈麝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她欢天喜地的接过了这个活,将一众妇女管的服服帖帖。

  竹凌在厨房盯着锅准备点豆浆。

  楚大娘招呼着人又搬来一大桶刚磨好的豆浆,气喘吁吁的对竹凌喊:“竹儿呀,咱们这土灶也得多砌两个,就两个灶,速度太慢了。”

  竹凌早有此意,就是每天事情太多了,来不及安排。

  她对楚大娘道:“大娘你认识砌灶的人吗?给我介绍几个,叫他们明天就来砌。”

  楚大娘面上一喜,脱口而出:“这还用去找人?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就会干这个,我们家的灶都是他们两个砌的,你在大娘家也看见过,好用着呢!”

  竹凌知道她这是想自己儿子找活干。

  她向来认为举贤不避亲。

  只要是有真本事的,为人可靠就能用。

  楚大娘的儿子确实会干活,在村里也是有些名声的。

  她同意了楚大娘的请求:“可以,明日便让两位哥哥过来帮忙吧,想来嫂子们也是乐意的。”

  因为要做磨豆腐的活计,楚家两个媳妇儿最近都没空管家里的事情了,着实冷落了丈夫。

  上回竹凌听她们工作时聊天,楚家几个男人因为没有了媳妇儿在家干活,日日只能自己煮饭,可他们厨艺实在不怎么样,孩子们跟着爹吃了三天饭,见到娘就哇哇大哭,说爹要毒死他们!引得听故事的一众妇女哈哈大笑。

  竹父和竹母在屋里数银子,最近家里的铜板如流水般涌进来,几乎两三天就能攒一两银子。

  竹父提议:“要不都拿到镇上换银锭子吧,银票也行,这么多铜板放在那不安心,丢了都看不出来。”

  竹母点头:“等过几天,我专程跑一趟去换。”

  现在她也知道有钱人为何钟爱银锭子了,确实方便储藏呀。

  竹家新砌了四口大灶,竹凌那间被火烧黑了的屋子也被重新粉刷。

  一个做豆腐的小作坊井然有序的运营着。

  第一批豆腐行脚商孙铁牛也成功归来,他在清源镇附近几个富裕的村子叫卖,连着五天都卖光了豆腐,居然还有人爱吃,专门找他预定。

  他这门生意算是稳定下来了。

  铁牛美滋滋的回村加大了豆腐的预定量。

  以后每天他都要拿四十斤豆腐。

  豆腐批发价是三文五一斤,他倒手一卖,就能卖五分钱。

  没错,他卖的比竹凌卖的还贵。

  这就是行脚商的优势,他们走街串巷送货上门,赚得是辛苦钱,自然比集市贵一些。

  四十斤豆腐,一天能让他挣60文!

  这可比在码头扛包袱赚多了!

  对于壮如铁塔的铁牛来说,四十斤豆腐轻飘飘的毫无重量,哪有他抗的那上百斤的货物重。

  挑着这么个轻飘飘的担子,在别的村里面转一圈,就能赚六十文。

  这简直就是老天爷送钱!

  铁牛的父母也高兴坏了,儿子二十五都没娶到媳妇儿,一直是老两口的心病。

  就是因为家里穷,才娶不上媳妇儿。

  现在铁牛一天能往家里拿60文,这用不了一年,就能解决终身大事了。

  村里人多精啊,立刻有不少人跟上了铁牛的脚步,进军行脚商的行列。

  豆腐坊的生意再一次膨胀,只不过是大半个月的时间,沁水村里,已经有半数村民家的女眷都在竹家做豆腐了!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