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入行以来最大的失败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的,这种坚持已经不是单纯的咬牙或是比拼耐力,而是在外人眼里成为一种憨憨、沙雕、二愣子、缺心眼儿一般的存在。

  没办法在腾飞集团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轮机业务中,只有涡轴发动是赔钱的,而且赔还不是小钱,经常是几个亿甚至是几十个亿的赔。

  原因很简单,拉胯的直升机业务实在是拖了很大的后腿,无论是“空中小叉车”还是“空中皮卡”亦或是ZB—MAX,几乎清一色的叫好不叫座。

  性能上都没的说,性价比也很不错,可除了部队、应急部门的少量订购外,根本就没人再买。

  原因很简单,三款直升机都属于工程吊运类专用直升机,面向的客户输变电工程、水电工程、道路桥梁、铁路建设等大型建设单位才是。

  然而这些目标客户在参观这些直升机时,除了一番发自肺腑的赞誉外,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之所以如此,原因并不复杂,那便是直升机这类航空设备的运行成本太高,而当下的国内用工成本却低的可怜。

  就拿输变电工程的钢制塔架来说吧,利用腾飞集团的三款直升机吊运的效率的确是高,完成度也非常的棒,但一个塔吊多出近30万的航空器材成本却让输变电工程领导直呼肉疼.

  要知道用不到一半儿的钱他们就能把两个人口大县的所有青壮劳力给招来,没日没夜的扛着钢制组件在陡峭的山路上日夜转运。

  如果放开妇女参与的话会更便宜,因为女人一天只要15块。

  这便是国内吃苦耐劳,比地里的黄牛还任劳任怨的农民工群体。

  腾飞集团高大上的工程直升机,遇到这些上得了山,下得了河,中间能把天堑变通途的农民工们,不扑街才怪呢。

  正因为如此,包括庄建业在内,腾飞集团拿着三款直升机各种卖力推广,几年下来也就卖出去22架。

  其中部队采购了10架,占去了一半儿。

  换句话说,其他单位不过是给庄建业面子,如同红白喜事儿随份子一样,弄回去一、两架架意思意思而已。

  至于出口……

  欧美适航证这堵南墙,腾飞集团已经撞了十多年了依旧没撞开,所以三款直升机半点儿出海的机会都没有。

  出口指望不上,国内又这般半死不活,不亏钱才怪呢。

  正所谓超前一步是天才,超前三步是先烈。

  显然在三款工程直升机上,腾飞集团的理念超前的太多了,直接就奔着先烈就去了。

  但这并不是最关键,对腾飞集团打击最大的还是属涡轴发动机。

  要知道就在腾飞集团推出三款工程直升机的同时,上级部门已经开始为直9、直8、直11这三款直升机选定动力。

  按照腾飞集团的实力,不说三款直升机的动力总成全都拿下,看下两款还是不难的,再不济也能弄到一款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