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得航空发动机者得天下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内大领导此话一出,稍有工业常识的人,心里都咯噔一下。旋即难以置信的看向庄建议。

  之所以如此,原因无他,只因为弹性轴承,这东西可是现如今国内的一大空白。

  众所周知,直升机最关键除了涡轴发动机外,便是轴承。

  腾飞集团能够在自身能够在短时间内在直升机领域取得如此大事成就,除了在航空发动机方面拥有航空霸权外,便是在轴承方面,领先于其他友商。

  但归根结底还是还是航空发动机让其他企业望尘莫及,毕竟腾飞集团在这方面不像飞机、卫星这些航空航天产品那般,是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而是真真正正的大佬。

  因为在这个领域腾飞集团拥有着全套生产许可证和产品生产资质。

  这到不是说其他友商不想在这方面如同航空器航天器哪般限制腾飞集团,而是他们本身在航空发动机方面特别的拉胯。以至于他们想限制也限制不了。

  怎么限制?

  一款涡扇6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前前后后经历十多年,也没搞出个所以然。

  最后十号工程还得从俄国进口大功率航空发动机,这本身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就如同十号总师在定型会上说的那样:“要么在一个型号上,坚持不懈。要么就干脆别做,反反复复、各种折腾、费时耗力、浪费资源,简直就是拿着型号当儿戏。”

  与之相比,腾飞集团。从最开始的D系列燃气涡轮动力装置开始,始终稳扎稳打,不畏辛劳,默默的埋头苦干,可谓是咬紧了就不松口,十余年来从未间断,最终形成享誉国内的WD品牌旗下涡喷、涡扇、涡桨、涡轴四大系列航空发动机不说,在航改燃的工业燃气轮机方面同样独领风骚。

  以至于其D系列工业燃气轮机已经在中小型工业燃机方面打得德国西门子和日本三菱毫无招架之力,基本上和通用确立了国内中小型燃机的两强格局。

  问题是腾飞集团怎么可能满足于中小型工业燃气轮机的成就?

  必然要向E、F这个级别的重型工业燃气轮机发起冲击,可以想见,未来十五到二十年,国内工业燃气轮机市场又是一片的腥风血雨。

  但不管未来如何,腾飞集团靠着自己的坚持不懈,最终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航空发动机工业产业链是不争的事实。

  一个经历十多年连型号都拿不出来的产业群体,和一个在中小型航空发动机方面冠绝国内,并积极向大功率军用航空发动机进军的企业怎么比?

  不说别的,连十号工程总师都选腾飞集团,各种用了都说好,就别说是其他人了。

  所以就算那些友商在最终型号上阻碍腾飞集团获得所谓的生产资质,但也不得不承认。能阻碍一时却阻碍不了一世。

  毕竟国内的情况跟美国、欧洲、俄国都不一样,他们的航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