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进军海外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但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而且还如同在竹竿上穿着肥肉的熊孩子,直接就把两只老虎给惹毛了。

  不但要吃竹竿上的肉,还准备把作死的熊孩子也一口给吞了,当然既能吃肉又能吃熊孩子的只能是两只老虎中的一个。

  分食……在航空工业这个高度垄断性行业里是不存在的。

  正因为如此,双方的底线都不可能动,也就意味着互不相让。

  对于中国腾飞来说,阿联酋是自己被域外某大国纳入xxx法案后,是除了泰国之后另一个重要的海外支撑点。

  以此为基础能够辐射整个中东及北非地区,为未来中国腾飞,由腾飞集团的民用为主,军品为辅的销售战略,转型为军民并举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为只要中国腾飞借助TA航空生产联合体的投资在阿联酋站稳脚跟,就等于是把触手伸进了中东和北非,甚至东非地区也能够影响到。

  尽管该地区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条件并不怎么样,很难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形成的庞大市场相比拟。

  中国腾飞深耕这一地区,而不发力欧美市场似乎有种丢了西瓜捡芝麻的感觉。

  问题是,欧美市场的确好,但对中国腾飞的壁垒也非常明显。

  这么多年了,从二十三分厂开始,历经腾飞厂、腾飞集团乃至现在的中国腾飞。

  在欧美市场卖的最好的整机航空产品就是八十年代的航空仿真模型。

  至于其他的整机航空产品,包括起家的无人机,理论上来说都不是腾飞出产的,而是借助H公司等欧美所谓的代理商实现的。

  至于有人驾驶飞机就更不用说了,至今都拿不到欧美的适航证,想要在欧美国家销售想都不用想。

  而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腾飞在国内名气大,但在国际上籍籍无名的原因所在。

  哪怕近些年在航空高端材料和航天专用配件方面做得风生水起,但这两个领域圈子太小不说而且特别专业,就算是做到了顶级水平,也没人知晓中国腾飞到底适合什么玩意。

  更关键的是,这两样业务虽然利润不错,但盘子太小,增长前景有限。

  当年腾飞集团的时候还能勉强当饭吃,现如今成立中国腾飞,这两个业务板块的业务增长率还不够消化几个新加入的航空厂和研究机构呢。

  所以中国腾飞还得走出去,在海外拓展新业务,用庞大的海外市场供给自身的发展,最起码也要熬到国内市场被培育起来再说。

  既然欧美市场进不去,那就干脆不去了,直接深耕基数更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个下沉市场。

  至于利润的问题,中国腾飞并不担心,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好东西那些发展中国家消费不起,低端另类高性价比的大众货还是没问题的。

  若是其他航空制造企业估计很难做出改变,可对中国腾飞这个全能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