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起航,瓦良格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尽管因为种种原因,最后这个试验型号在八十年代初的装备的下马潮中,被无情的砍掉。

  但却在八十年代末与空军的十号工程、陆军的第三代坦克、海军的第二代水面舰艇一道,并列为当时国防装备的四大工程,其成果便是前两年在五十周年国庆阅兵中压轴出场的DF—3X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只不过研制DF—3X的时候,负责单位由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转到了航天某院下属的固体火箭研究单位,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虽有部分参与,但已经属于边缘配套单位,最多也就是对曾经的之前下马的固体战略导弹试验型号进行技术说明和资料汇总。

  至于航天某院在这个基础上如何改进和升级,就没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什么事儿。

  虽说,借着DF—3X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项目,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引以为傲的老底子被掏空了,但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国内能够从事运载火箭研究的研究单位本来就少,固体火箭方面的就更是凤毛麟角。

  且个顶个都是各个部门的心肝儿宝贝。

  好不容易遇到个不受待见的,庄建业简直都乐坏了,哪怕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近些年设备已经严重老化,人才也流失严重,但基本的架构还是保留下来了,这也就罢了最难能可贵的是,当初由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牵头研制的第一代固体战略导弹试验型号的相关技术资料,也被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完整的保留下来。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一致希望能够利用这个下马的型号打个翻身仗,于是跟上级是据理力争、苦口婆心这才得以保留。

  而这也是庄建业最满意的地方,同时也是给予长海固体火箭研究所中国腾飞重点单位的关键所在。

  毕竟有了这些技术资料在,中国腾飞的快速火箭发射系统的构建就要轻松得多,哪怕这个型号缺点比较多,比如说发射时间准备过长,装配环节过于繁琐,装药稳定性有待提高。

  可既便如此,相较于如今作为主力的液体运载火箭,不到一个小时的发射准备时间还是要强上不少,而且进行改进,发射准备时间会进一步提高到30分钟,届时其高效的发射速度将极大的降低发射成本,从而成为中国腾飞竞争国际航天发射业务的主力。

  为此,庄建业的广告词都想好了:“DF—3X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同款运载火箭,安全、高效、省心!”

  至于虚假宣传,庄建业根本就不在乎,因为他说的可都是大实话,DF—3X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是在第一代固体战略导弹试验型号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本来就跟中国腾飞的快速发射系统同源,如何算得上虚假宣传?

  最起码比那些用添加剂调出桃子味儿汽水,非要说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