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二十一章 杀鸡焉用牛刀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总部首长知道腾飞集团拥有飞机脉动式生产线的,这些年国内军方和民用航空订购的两、三百架运6\高原鹰系列,TM—9型飞机能迅速生产完成并交付,脉动式生产线功不可没。

  也正因为如此,腾飞集团这条飞机总装厂中的脉动式生产线还在航空业内引起不大不小的轰动,并很快形成了支持和反对的两种意见。

  支持者不言而喻,觉得这种脉动式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了生产节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代表着未来航空产品装配的发展发向。

  反对者的理由也不能说不充分,那就是整条整条生产线的造价太高,而且诸如控制计算机、先进的传动系统、特种车辆、液压升降以及其他关键的装配用的专用工具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再算上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整条生产线下来都够建造三、四个同等规模的飞机总装厂了。

  更何况,腾飞集团的飞机脉动式生产线的基础是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激光定位测量系统和半自动化的柔性工装加工体系。

  这两套系统对于航空器装配来说不得不说是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但问题是这两套系统由于太过超前,很多地方并不成熟,导致故障率偏高。

  在生产运6\高原鹰系列和TM—9型飞机期间,腾飞集团的飞机总装厂就因为这两套系统故障,不得不数次暂停生产,进行检修。

  工厂尤其是航空制造厂可不是普通人家的大床小被窝,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停产检修话说得轻巧,背后却是数目令人咋舌的损失,打水漂的不是石头,真真是实打实的小钱钱。

  其他航空制造厂就算知道腾飞集团的脉动式生产线是个好东西,可当得知故障率偏高也都望而却步,因为谁也不想正在柔顺的进行生产时,咔嚓一下,设备坏了,所有工序不得不停下来等待处理。

  这打乱了可不止是一般的工序流程,而是整个企业信心和能力。

  再加上腾飞集团只是个生产5吨一下的小型飞机的生产厂,更是让人觉得脉动式生产线局限于小型飞机身上,大型飞机更为复杂,类似的优化升级不一定管用。

  于是,腾飞集团的飞机总装厂里的脉动式生产线只是稍稍掀起一阵水花,很快便又平静如水。

  总部首长刚刚调任总部时,就对这种奇特的生产方式进行了了解,在效率上不得不说的确很强,但成熟度还是有待提高,这便是总部首长在了解完腾飞集团的飞机脉动式生产线后给出的评语。

  本以为腾飞集团会沿着飞机脉动式生产线继续研究,提高成熟度,确是没想到,他们竟然另起炉灶搞出了一个涡扇发动机的脉动式生产线。

  航空发动机居然也可以用装配飞机的那套办法?

  总部首长听了庄建业的话是满脸的疑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