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八七章 泄密(两章合一)_谍海猎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已经找到了,但日军隐而不报,在八日清晨时分,炮击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士兵。

  其实中日方双方都未想到,这起事件会成为全面抗战的导火索。

  而日军起先的目的,也只是想如去年、前年一般,主动挑起事端,向国民政府施压,逐步蚕食华北地区,让国民政府承认东北及华北有独立性。

  日本人只以为,这一次的二十九军和国民政府,也肯定会像上一次的《何梅协定》前的一系列事变一般,当即退让,寻求和解。

  但日本人忘了此时国内国外的形式。

  西安事变刚刚发生才半年,委员长脸皮再厚,情商再低,也不敢将说过不久的话当空气。

  再要敢退缩,提出过联合抗日的这些地方军阀就敢联合反蒋,英美苏等国也会对他产生怀疑。

  二十九军司令部电令前线军官: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中共通电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

  各地纷纷响应。

  还在庐山的委员长致电二十九军“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并通电全国:“不屈服,不扩大,不求战,必抗战!”

  方不为总觉的这句话像是在说:别逼老子,不然和你同归于尽……

  日军也没有想到,国民政府此次竟然这般强硬?

  看一时攻不下宛平,日本人耍起了就地谈判的把戏。

  一是想借谈判给中央政府施加压力,二是想若国民政府不退让,便想趁机拿下平津。

  军政部有人提到过这一点,但何英青等人一直不大相信,甚至是宋喆元都以为日军绝不会大规模的擅起战端。

  二十九军错过了最好的布防机会,一直拖到关东军集结完毕才反应过来。

  方不为很想去华北,但没有一个人同意。

  一是他的份量不够,二是他没有理由。

  二十九军与西安事变中的十七路军一样,都是冯玉祥的西北军改编而来,根本不受中央政府和委员长待见。

  华侨援助的饷款和物资,人家二十九军连根毛都没见过。

  而宋喆元登报骂委员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双方的矛盾很深。

  此时再派个有特务性质的特派员,刚到地头,怕是就会被二十九军拿来祭旗。

  哪怕是他想去华北侦测日军动向也不行。

  马春风没有明说,但谷振龙骂方不为目中无人,当陈公树的华北区是摆设不成?

  方不为只能咬着牙,天天巴着脖子,等华北方面的战报。

  十一日,由何英青主持召开统帅部会议,后报请委员长批准,对华北事变做出应对。

  这一次,国民政府的反应不可谓不快。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统帅部决议,即日起向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