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73章 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_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来应对其他联合部队的挑战。

  这次的会上,唯一要商量的,就是苏七月和他的“临时部队”的对手——联合部队的构成。

  这个事儿,早在一周之前,杜仲平就和几大军区的领导们开会定下来了。

  之所以一直没有公布,只是想最后听一听各方面的意见。

  看看大家对全军这第一支“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还有哪些高见。

  对于大佬们议定的这些事儿,苏七月自然是不清楚的。

  被杜总长提醒之后,他继续就“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于这支‘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我认为整体建设上,除了‘快’之外,更要强调的是一个‘灵’字。”

  苏七月淡淡说道,“这个所谓的‘灵’不单单指作战部队的灵活,还有编制上的灵活、使用上的灵活,以及指挥上的灵活。”

  “根据这个‘灵’的要求,我们的快速反应部队编制方面,可以遵循三少三多的特点:即非战斗人员少,作战人员多;重装备相对少,高技术轻装备多;地面运输工具相对少,空中部队数量相对较多这三条。”

  “尤其在部队合成程度上,更要强凋灵活实用。如此一来,这支部队不仅可以发挥快速反应部队整体作战的威力,而且十分适合应付性质不同的突发事件。”

  “未来,这支部队的最终建成目标,应该是能担负战略、战役、战术三个方面的任务,能有效地从一个地区调往另一个地区,从一种作战类型转向另一种作战类型……”

  听完了苏七月的这番讲述,绝大部分与会干部都是连连颔首,表示赞同。

  尤其是龙凯峰、范英明、朱海鹏这几个师旅一级军事主官中的佼佼者,更是喟叹不已。

  虽说他们这次与会之前,也都做过功课,好好恶补了一下“快速反应部队”的理论知识。

  但是相比苏七月,这样的准备显然还不够。

  想想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这个年轻人在军事理论上的造诣,那几乎是公认的。

  放眼全军,理论水平比他强的,怕是也找不出几个。

  他能就“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这个题目,想到这么多东西,实在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

  见大家都在低声议论,苏七月就想先结束发言。

  不过,杜仲平可不会这么轻易地放过他。

  这位首长“唔”了一声,得寸进尺地问道:“这个‘灵活’二字,七月你提的不错。”

  “但是具体该如何体现,你也得说说才行。总不能,你抛出一个题目,让我们这些老家伙来想法子解决吧?”

  杜总长这话说完之后,大家都是会心一笑。

  很明显,杜总长这是心情好,在和苏七月开玩笑呢。

  被威胁了的苏七月只能硬着头皮,再次开声。

  “想要做到‘灵活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