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乡试_诸天之通天大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生考生期间与外界隔绝,吃饭问题得自己解决。监考官,只管考试作弊,至于考生在号房里的其他动作,监考官一概不问。

  以后的三天两夜,“吃喝拉撒睡”都要在这个小隔间里度过了......

  魏闲见考生时间还早,便盘膝坐在木板上,闭目养神,凝神静气,调整自己状态,也可以增加一些睡眠。他听过之前参加过乡试的学子说过,很多人太早起来排队,进入号房内,因为太紧张睡不着,结果等后面开始考试了,反而精神松懈了,睡觉了.....

  不知道过去多久,终于开始考试了,而差役则是在聊天,聊到今日检查出来八个夹带小抄的考生,另外还有五个替考的考生也被揪出来了,一并关在贡院的小牢房里等待发落。

  这些被发现作弊的考生,从此与科考无缘,而且还极有可能会被流放充军。

  考试一开始,魏闲听了一下考题,便开始作答起来。

  第一题是四书义:“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这是一道很标准的四书义八股,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的遗恨是到死而名声不被人称颂。”

  这是孔子说的一句肺腑之言,人生在世,不过名利二字。一个“名”字,白了多少少年头,流了多少英雄泪!雁过留声,人患无名。孔子自己虽然反复申说“人不知而不愠”之类的话,但也感叹“没有人知道我啊!”(《宪问》)不被人知道,不被人了解,也仍然是孔子作《春秋》也是为了“自见于后世”。(《孔子世家》)说穿了,正是“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因此,儒学并非不重名,并非不喜欢“令广誉施于身”(孟子语),而只是反对声闻过情。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罢了。

  这句话理解起来容易,做起来也简单。

  魏闲一一作答,结果等到他答完的时候,天都还没黑。魏闲摇了摇头,自己这速度,还真是......太快了。

  将试卷合上,魏闲稍微运动了一下,浑身的骨头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随后魏闲取出牛肉,吃了起来,等到吃完填饱肚子。

  魏闲就想到一个问题,这第一场是结束了,但是现在可无法提交试卷,想了想,便盘膝起来,默默修炼起《华山心法》,搬运内力,如果一个人就那么在发呆,时间会过得很慢。但是如果是修炼内功,那时间就过得很快。

  说实在的,本来魏闲是按照乡试最高难度准备的,结果没有想到今年的乡试内容,中规中矩,和往年并没有什么两样,以至于第一场考试就这么轻松拿下。

  多余的时间,只能自己来打发。

  有差役走过,看到魏闲晚上也不躺着睡觉,而是盘膝而坐,暗自嘀咕着,今年遇到个怪人。白天又看到魏闲盘膝而坐,虽然好奇为何魏闲不答题,可是只要在号房内不作弊,不管做什么连考官都干涉不得,更何况是差役呢。

  但是魏闲的异常,还是在差役底下传开了,差役之间私底下议论纷纷,为之惋惜不已。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