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黑色的牧羊棍_印第安人要逆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金子。

  移民的热潮从来没有停止过,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掩盖了理智。毕竟地狱有18层,第17层的人们难免会觉得下一层更好。

  飞速发展的美利坚,从某种程度上其实并没有辜负他们的向往,有很多移民在大浪淘沙之后还是扎下了根来。

  混得比较好的是犹太人,其次是爱尔兰人、波兰人、德国人……他们以肤色为区分,逐渐占据了社会的主流。

  然后,便是印第安人——是的,这个原本要被白人斩尽杀绝的种族,自从在西面耸立起一个偌大的阿美利加联合酋长国之后,它在白人世界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隐隐然已经有二等公民的资格了。

  美利坚境内的印第安人将这种变化归结于自己的胜利,他们

  认为是自己的勤劳和顺从终于打动了白人,让他们变得仁慈起来。为了迎接这种可喜的变化,他们各种不遗余力的吹嘘美利坚的美好,甚至还组织了一支「自由美利坚别动队」,主动到密苏里河战区去对付河那边的「野人国家」。

  再然后,便是黑人。

  美利坚境内的黑人数量相当多,单从数量上看,他们比印第安人都还要多。

  当时间来到1852年的夏季的时候,美利坚境内的这种社会分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经济发展了。

  北方出现了劳动力不足,而南方却是劳动力过剩;

  北方出现了生产力过剩,南方却是生产力不足;

  南北方唯一的共同点是,消费都萎靡不振。无论是北方的工业品还是南方的农产品,都无法打开对方的市场,这种矛盾的累积,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

  1852年的第一个季度结束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让北方对南方的所作所为更加不满,纽约的企业家不惜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堆在底特律的湖边空地上销毁,也不愿意再运往南方。

  那就是南方的农产品成功地进入了西部的阿美利加——这意味着南方开辟出了新的市场,种植园的腰杆子更硬了,更加不可能向北方妥协了!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民主党党首的詹姆斯-波尔克,在「底特律焚烧产品」时间后的第二个星期,来到了纽约的百老汇大街。

  他将与企业代表们共同观看一场《黑色的牧羊棍》,然后也许会根据情况,再发表一场演讲。

  ……

  大约是中午11点左右,演出结束后,波尔克来到了百老汇大街上的一家「肯辛顿面包店」,他将亲自为《黑色的牧羊棍》的表演艺术家们购买面包。

  肯辛顿面包店从早上7点开始就不再接待别的客人了,一大群穿着便衣的保镖们涌入了进来,将这家面包店检查了个遍,连门后面的垃圾桶都被先后换了三个摆放位置。

  摄影记者们占据着各种方便拍摄的位置,文字记者们拿着厚厚的笔记本,冥思苦想地修改着早已经写好了的记者稿。

  为了展现出波尔克先生的「亲民」形象,他们还在门口摆放了一个黑人乞丐,这是一个重要的道具,等会儿波尔克先生将会让他擦皮鞋,然后给他几个美分,并告诉他「美利坚只有懒人,没有穷人」的深刻道理。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

  到了10:30分,肯辛顿面包店周围的人潮便涌动了起来。

  「来了来了!」

  「各就各位!」

  「动起来动起来!这里给个镜头……」

  「道具准备!」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