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四章 话题飘忽_人生一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见高山大海,不知道自己渺小;不入人群纷杂,不明白自己微不足道。

  前一句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产物并且是它的一部分,人类从几百万年以来,身高与体重变化并不大,在猛兽与大山面前,始终是显得渺小的。自从有了思想,人们可以想得很大,就有些忘乎所以。但只要离开城市离开人群,你直接面对自然,你就会重新感受到,这是客观的事实,不要把自己放大。放大的工具,只是你的思想。

  后一句是指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我们在人群中被精确定位了,以至于长期处于自己定位中,无法自知,外面的圈层。当你重新观察一个新的人群时,你发现,自己必须得重新思考自身的地位。

  冬子在火车上,看外面的风景,高山与河流,田野与山坡,隧道与平原,一晃而过,这种速度感清晰地打入眼帘。但他依然自信地保持着稳定,座位没动,周边的物品没动,仅是火车在动,所有看过的景物,都向后撤,冬子觉得有些玄幻。他没有读过佛经,他不知道“舟行岸移”这种深奥的哲学道理。但是,他学过物理,知道参照物与相对位移的概念,当然也明白,什么叫惯性,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空间的感受让冬子知道渺小,但时间的感受却更直接一些。进入南方山区,隧道与桥梁组成了铁路的主要部分,那突然变幻的明暗变化,如同昼夜交替的样子,以始料不及的方式突然替换。假如过一个隧道如同过了一个夜晚,出了隧道,就像是来到白天。那么,在火车上,夜晚与白天的长短是不一样的,这打破了冬子的习惯。因为以前总觉得昼夜各二十四小时,是天经地义的。

  冬子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他不知道,昼夜的长短是随季节变化的。只要你在农村生活过,你就知道,那种单纯把太阳当白天、把月亮当夜晚的认识是多么不靠谱。有时候,太阳还没出来,月亮就落山了。有时候,太阳已经升起,而月亮还挂在西边的半空中。这种不规则的交替,其实就是自然。

  夏至白天最长,冬至夜晚最长。这种常识,农民们都晓得,但冬子没有这个概念。他是已经被城市和工业文明精确固化了的人,早已疏离了自然界。他又没聪明到,可以理解相对论及时空扭曲的程度,他不知道,时间与空间概念的相互依存,其实都是人为的认识观念。世界的现状中,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为了叙述方便,假定它们有,也是互为变幻的。

  比如冬子,目前坐在去广东的火车上,如果你按空间算,这是一千多公里的旅程,这个旅程的感受,就是二十几个小时的时间。假如他坐飞机,同样的空间距离,只需要两个小时。也许,你度过这个空间的感受,不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